《朝鲜战争》:意识形态与历史真实

我刚开始要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收到了很多朋友的“提醒”,说这是一本意识形态过于明显的书,观点明显偏向共产党的历史语境,比如里面会写类似“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这样的说法,他们认为这对历史的公正性并无好处,因此对于了解历史来说,这本书并非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我坚持花一个月的睡前时间(每天大约一个小时),把它认真地读了一遍。

大体上,我基本同意朋友们说的这些原因,如果是作为一部历史性的纪实文学来说,这本书的意识形态确实过于明显,虽然相对而言它比国内大多数同类的书籍已经好了很多,但如果我真是想凭此来了解朝鲜战争的历史全貌,恐怕是不现实的。然而,并不能因此就说明这本书完全不值得一读。

我们首先得弄清楚,这原本就不是一本学术属性的历史类书籍,我认为作者王树增也无意这样做,从内容来看,这本书的小说性质远大于历史研究,那么我们能说《三国演义》因为缺乏历史的真实性,而毫无一读的价值么?显然不行。而且在事实上,《三国演义》就算在历史研究上也是价值匪浅的,尽管那些故事没有多少史实的成份,且严重偏向于刘备集团,其次,王树增本身是一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旅作家,以这样的身份,如果要求他不去重点讴歌志愿军英勇顽强的作战风格,反而去体现所谓客观中立,标榜西方的的“普世价值”的话,反而有些不太符合人性,而且即使是这样的身份视角,我认为作者对这场战争的反思也是不少的,至少让我耳目一新的观点有那么几个:

  • 第一:参战时机不选择在联合国军仁川登陆之前,而选择了美军基本上已经快接近鸭绿江的时候,虽然在政治宣传上,这虽有辩护共产党“根本不想打”的说辞,但必须承认,这从纯军事的角度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昏招,导致了志愿军在既无法等到苏联的装备换装,也没有朝鲜友军配合的情况下(那时候朝鲜根本就没什么可用的军队了)就被迫单独与联合国军迎头相撞。各种情报缺乏就不说了,头两次战役光冻死冻伤的非战斗减员就上万。

  • 第二,志愿军“第四次战役”在三七线已经面临李奇微将军全面进攻,濒临全线撤退的时候,那一章节的标题却是:《毛泽东:打到三六线去》,并在内容中给出了彭德怀和毛泽东的往来电报的基本全文,我想这其中的含义看过电报内容的人都很清楚。

  • 第三,在“第四次战役”已经有教训的情况下,“第五次战役 ”上到毛泽东,下到彭德怀还是指望成建制的歼灭美军的两三个师,结果同样是围得了,啃不下,导致伤亡惨重,60军180师反而被人全歼了,那个国人耳熟能详的的“零敲牛皮糖”战术是这之后才提出来的。

至于后勤问题,制空权问题,装备问题反思比比皆是,也属于老调重弹,不足为奇。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已经多次看过美国和英国关于朝鲜战争的纪录片,其中最知名的是《朝鲜半岛战争风云录》,从美国人的角度已经非常熟悉了,但是这个国家的情报部门一直到“第四次战役”还在提供类似“中共把指挥官由林彪换成了彭德怀”这样的绝密情报,并且在还有几千具遗体至今都没有运回确认的情况下,就敢把双方伤亡人数精确到个位数的,你又岂能给予信任?西方的信息开放只是意味着他们所提供的资料是够的,但这并不是说这些资料本身是精确无误的。因此他们的东西事实上也不足以全面了解这场战争。因为在这个领域,如果你也预先设置了立场,那你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本书作者有既定的立场呢?这显然是个悖论,因此我不认为我们应该排斥任何一种角度,或者只听一家之言就作出判断。

综合上面的描述,我对这本书的评价还是比较中性的,至少我还是从中有所收获的。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