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技术讨论才算是有内容的?

在我个人看来,有内容的讨论应该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淘汰机制,让所有参与讨论的人尊重专业,专注于技术本身,每个人都愿意为参与讨论做好知识准备,实验论证,理性辩论并总结经验。但细节决定成败,泛泛而谈解决不了具体问题。究竟“怎样的讨论才算有内容”,我们得具体举例来说明。在我近二十年的网路经验里,各大学的 BBS 至少在2008之前是不缺乏内容的。当时在水木清华,饮水思源各大BBS的电脑技术区,几乎每个讨论主题都有很多不同的角度,从语法分析到编译器差异,从编程范式到设计模式,从宏结构的意义到中间层的作用,无论是作为版主的我们,还是版面上的常驻网友,我们大部分精力都在话题本身,虽然也时有争吵,但大多也是就事论事。在那段时间里,这些讨论驱使我读了大量的书,做了大量的实验。那些专注于技术的日子,是我如今一直在回味的愉悦记忆。

所以,如果我们要想让讨论有内容,对于讨论议题的干扰必须越少越好。譬如说,我们要讨论如何实现某个网站,讨论焦点应该就在这个网站的功能,实现这些功能的算法,这些功能未来的升级空间以及用户使用这些功能的体验(包括访问速度,数据安全等)这些问题上。在具体讨论中,我们可以讨论是否采用Linux平台,是使用php还是java,是否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等,但必须围绕着我们的讨论焦点,在这类问题上,糟糕的讨论往往是从“A已经过时了,现在大家都用B”开始的,这个问题在某个公司考虑产品推广的时候是有用的,因为大部分非专业人士对“采用最新技术”的产品有一种社会性的消费冲动,但这是商业议题,不是技术议题,我们是在一个技术讨论区,而不是在项目经理人会议上。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开发人员,不是项目经理。如果我们是被要求必须使用B技术,那我们一开始就应该讨论“如何用B技术实现某个网站”,而不是讨论A是否过时了,B是否该被采用,然后把商业与技术混为一谈,你强调市场,我强调技术,你想刺激消费,我想降低成本,最后你认为我是个科学呆子,我认为你是个铜臭商人。专业呢?专业不见了,内容自然也就不见了。

显然,一个人在讨论技术问题的同时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商人,他就会失去技术讨论的聚焦能力,这就是对议题讨论的干扰。而且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更糟糕的情况是我们还把自己当成了社会运动家,譬如,如果我们在上述议题中再加入是否要支持开源运动,软件是否是自由的,微软的商品是否是邪恶的,设备是中国的还是美国的,议题讨论就会进一步上升到意识形态和信仰之争。这样一来,我们彼此就不止不能沟通了,那简直就是不能共存了。这时候,谁还会记得我们是在讨论技术?专业早就被遗忘了,虽然讨论很热闹,但事实上已经毫无意义。

如果你认为这已经是最糟糕的讨论了,那显然是低估了人类作死的能力。怎么可能会少了政治因素呢?由于好一点的社区管理员都会意识到当讨论上升到意识形态和信仰之争的时候,讨论就没有意义了,为了维护社区讨论氛围,他们通常会用管理权终止讨论。这时候,某些人就进入了最狂热的角色:挑战管理者,追求自由,公平。他们会故意挑起意识形态和信仰之争,挑衅管理者,引起他们的管理缺失,然后让管理者下台。这种行为对于技术社区几乎是毁灭性的,首先,由于是故意要挑起争议,所以他们在意识形态上必然是偏激的,带有攻击性的,这会让意识形态和信仰之争更为剧烈。其次,技术社区的管理者往往是志愿者,他们加入社区管理是因为对技术本身的热爱,他们不懂政治,也不是政府,不靠网友的税收生活,你让他们在管理法规上疲于奔命,不止会让社区管理失去焦点,还会严重打击他们参与管理的积极性,造成社区管理层的反向淘汰。社区管理员是维护社区讨论氛围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它开始崩坏,那就基本不用指望良性讨论了。

那是不是只有技术社区是如此呢?当然不是。事实上应该说,技术社区这种相对单纯的地方尚且如此,其他领域更不敢想象会何等的糟糕了,比如中医问题,转基因问题,台湾的核能议题等,我们的网络中充满着各种以科学为幌子,以自由为口号,手里拿着钱,心里想着乌纱帽的鸡同鸭讲,为人民发声。在这样的环境里,你想讨论科学,他就质疑你民族自尊;你想讨论技术推广的合理性,他就说你妖魔化技术;你想讨论科普,他就说你要毁灭地球。然后伴随着各种层次的抹黑,封杀,对抗。确实很热闹,但内容已经死了,劣币驱逐良币的进程开始了,社会等待着下一场灾难。

Last updated